公元1127年,金国从开封撤军以后,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。由于张邦昌原为宋臣,后降金,开封军民对其憎恨有加,一大部分旧宋朝臣也要求他退位。万般无奈之下,张邦昌以孟太后之名,下诏书立康王赵构为帝。靖康二年(公元1127年)五月一日,康王赵构正式即位,是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59 | 标签:汉族 汉族历史 宋朝
礼乐的表达需要有一定的形式,玉帛荐献、进退揖让;黄钟大吕、干戚羽旄是礼乐之美,但是欣赏盛美的仪式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耳目之欢,更重要的是要体会礼乐文明引领人向善的本义。孔子说:“礼云礼云,玉帛云乎哉?乐云乐云,钟鼓云乎哉?”(《论语·阳货》)《礼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60 | 标签:汉族 汉族文化艺术 汉族文化
“致中和” “中庸”是古代先民孜孜以求的美德,其首见于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民鲜久矣。”《礼记·中庸》亦云:“致广大而尽精微,极高明而道中庸。”“中庸”系指“中用”,“中用”即“用中”,清人刘宝楠《论语正义》曰:“用中即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66 | 标签:汉族 汉族文化艺术 汉族文化
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,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。 在奴隶社会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享受文化教育,孔子认为这样太不公平,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。孔子创办私学,学生有贵族子弟,也有平民,据说他的学生有3000人,其中最优秀的有72人。孔子讲学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48 | 标签:汉族 汉族文化艺术 汉族文化 孔子
徽菜 安徽菜系,简称徽菜。 徽菜菜系又称“徽帮”、“安徽风味”,是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。徽菜南宋时期的古徽州(今安徽歙县一带),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。由于徽商的崛起,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,流传于苏、浙、赣、闽、沪、鄂以至长江中下游区域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63 | 标签:汉族 汉族饮食
仫佬族服饰 仫佬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。仫佬族崇尚青色,服饰风格素朴简约。仫佬人自种棉花和蓝靛,自织土布,自染。染布的做法是;将布放进染缸,用蓝靛水浸泡,着色均匀之后捞起,用米汤、薯莨、牛皮胶糊面。晾干后,用石磙滚化或棒槌敲打,这样制作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54 | 标签:仫佬族服饰
苏菜即江苏菜。由淮扬、金陵、苏锡、徐海四个地方风味组成,其影响遍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,在国内外享有盛誉。江苏菜的特点是:用料广泛,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;刀工精细,烹调方法多样,擅长炖焖煨焐;追求本味,清鲜平和,适应性强;菜品风格雅丽,形质均美。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30 | 标签:汉族 汉族饮食
近代以来,汉族音乐的走向,表现为三个方面:(1)随着封建统治被推翻,被清王族所继承的、代表封建统治阶级正统意识、政治上僵化腐朽、艺术上干瘪空虚的宫廷雅乐迅速被人们遗忘。(2)民间地方戏、器乐曲和曲艺如繁花盛开,得到空前发展。(3)西方音乐的基本乐理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57 | 标签:汉族 汉族文化艺术 汉族音乐
仫佬节日——牛诞日 牛勤劳能干,为人们犁田耕地,默默无闻,任劳任怨,所需的仅仅是草和水,可奉献的却很多。所以不少民族都崇拜牛、爱护牛,把它当成人类的好朋友,仫佬族也不例外。农历四月八是仫佬族的“牛诞节”即牛的生日,这一天,无论农活多么忙,都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60 | 标签:仫佬族民俗节日
唐朝前期(自建立至开元年间),出现了包括武则天在内的几代开明君主。从政治、经济等各方面承前启后促进了唐朝的发展。在政治上,唐朝沿袭了隋制,并逐步以中书、门下、尚书三省代替前朝的“三师”和“三公”,加强了皇帝的统治力量。同时,更加完备了隋朝的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56 | 标签:汉族 汉族历史 唐朝
学术,指的是有系统的、较专门的学问。任何一种学术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兴起,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而演变。研究学术发展的历史,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学术,就是学术史。学术是由人创造并由人承传的,承 传的主要形式是论著。学术人物与学术论著构成了某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15 | 标签:汉族 汉族文化艺术 汉族文化
孔子透过对夏、商典籍的整理与对周文化的反省,开启了儒家哲学的广大思想内涵,其与弟子们的讨论,被整理成《论语》、《易传》等原始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作。孔子创造出仁的哲学,在政治、教育、伦理等日常生活作息与言行举止中,发挥人类的德性本能,建立人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44 | 标签:汉族 汉族文化艺术 汉族文化
粤菜 广东菜系,简称粤菜。粤菜,即广东地方风味菜,是我国著名四大菜系之一,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,独树一帜,在国内外享有盛誉。 粤菜的特点:它以选料广泛,讲究鲜、嫩、爽、滑、浓为主要特点。它主要由广东菜、潮州菜和东江菜组成。用料广泛,选料精细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48 | 标签:汉族 汉族饮食
元、明、清三朝,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。元代戏曲称为“元曲”,有杂剧与散曲之分。元曲音乐,来源于唐宋词曲、大曲、诸宫调中名曲及北方民间流行乐曲。其中,单个乐曲称小令,若干同一宫调七声音阶北曲的单体乐曲依一定的逻辑连成组曲,前有引子,后有尾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11 | 标签:汉族 汉族文化艺术 汉族音乐
从汉朝到唐朝,汉族与兄弟民族广泛开展文化交流,汉族歌舞音乐发展臻于极盛。汉代出现国家设立的音乐机构——乐府,由它收集整理的乐府诗,都有曲调可歌。 汉代北方民歌有《徒歌》(清唱)、《但歌》(有帮腔)、《相和歌》(有管弦伴奏及打节拍的乐器)。《相和歌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38 | 标签:汉族 汉族文化艺术 汉族音乐
明朝(公元1368年~公元1644年)是元朝灭亡后,汉族人在华夏大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。他的建立改善了汉人的地位,使得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民再一次回到平民的位置上来,为今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。 公元1368年8月,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14 | 标签:汉族 汉族历史 明朝
中国古代的“礼”和“乐”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。《礼记·礼运》曰:“夫礼之初,始诸饮食,其燔黍捭豚,汙尊而抔饮,蒉桴而土鼓,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。”其贡献的礼品、击土鼓而作乐,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。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,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189 | 标签:汉族 汉族文化艺术 汉族文化
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,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。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,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、和谐理念,对于中国,对于世界,都具有现实意义。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,礼乐文明的主旨具有值得开掘吸取的价值。礼乐文明的秩序与和谐理念,既有内在的源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01 | 标签:汉族 汉族文化艺术 汉族文化
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,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。茶道包括茶艺、茶礼、茶境、修道四大要素。所谓茶艺是指备器、选水、取火、候汤、习茶的一套技艺;所谓茶礼,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、法则;所谓茶境,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、环境、所谓修道,是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33 | 标签:汉族 汉族文化艺术 汉族文化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20 | 标签:汉族 汉族文化艺术 汉族茶文化
原始儒家是继承中华远古文明思想而来,并特别重视国家社群的维护及个人修养的实践的哲学,其中周文化的社会哲学理想更是儒学价值意识的根本基
汉族舞蹈通常与唱歌或器乐结合,称为歌舞、乐舞。 先秦舞蹈可分为四类: (一)表现农业生产活动的舞蹈,如《葛天氏之乐》。舞者三人,执牛尾踏舞步而歌,歌舞共八段:第一段歌民之初始,第二段歌燕子,第三段歌草木萌生,第四段歌五谷茁壮,第五段敬天行有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217 | 标签:汉族 汉族文化艺术 汉族舞蹈
仫佬节日——仫佬年 仫佬山乡几乎每一个月都有节日。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(即农历年)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送灶王爷上天,十二月三十日(大年)或十二月二十九日(小年)的除夕,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。 春节,仫佬话称为达年。起源于夏代,原为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199 | 标签:锡伯族民俗节日
“和而不同” 先贤所谓“和”,是“异”中之“和”,无“异”就无“和”。用今人的流行话语说,“和”讲的就是“多样性的统一”。“和”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、多样性为前提的;而“同”则不然,它旨在排斥异己,消灭差别,整齐划一。“同”的这种单一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181 | 标签:汉族 汉族文化艺术 汉族文化
(一)泡茶道茶艺 泡茶道茶艺包括备器、选水、取火、候汤、习茶五大环节。 1.备器:泡茶道茶艺的主要器具有茶炉、汤壶(茶铫)、茶壶、茶盏(杯)等。 2.选水:[明清]茶人对水的讲究比[唐宋]有过之而无不及。明代,田艺衡撰《煮泉小品》,徐献忠撰《水品》,专书论
发布时间:2018-04-22 | 阅读:184 | 标签:汉族 汉族文化艺术 汉族茶文化
全站搜索